本文共 116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虽然现在移动支付普及了,但在生活中,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用到零钱。比如公交车,超市的自助投币手推车,还有手机没电的任何场所。在公共场所设置换零钱的设备,是不是真实的社会需求?人们对这一便民措施,究竟感知如何?8月4日上午,97名大学生走上全国62座城市街头去寻找答案。
他们在公交站、公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放置了500个硬币和二维码。此次调研目的,不是为了进行人性和道德测试,而是找到最真实的需求,利用最简单的装备,设计一套简单可循环的规则,方便路人理解:可以免费拿零钱,也可以用支付宝扫码兑换。
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好奇的市民在零钱箱旁边停留了一会儿,拍照发朋友圈,也有人匆匆路过,根本没有看一眼。还有不少市民对零钱箱存在疑惑,以为它又是什么测试,或是炒作,甚至还有人以为是什么新的诈骗手段。
但还是有不少人参与了活动。他们按照规则,扫码转账,换走了需要的零钱。
在不同的城市,市民对于突然出现的零钱箱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在郑州,放了五分钟回去一看,400个硬币已经被取走了,一文不剩;在山西,没有人取,也没有人放硬币,有个小朋友要来拿,被妈妈制止了,不能随便拿钱。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位乞讨的阿姨取走了一枚硬币。虽然钱不多,但是有这样的箱子在,也能给生活困难的人给予一些微小的帮助和温暖。
其实在换钱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也体会到了“有钱难换零”的尴尬。他们有的人跑了几个银行、超市、便利店,还去了公交公司。
其实银行原本不该存在没有零钱的现象,但是由于移动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许多便利,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出门,从而导致零钱的使用率变低了。所以如果有群众想要兑换较多的零钱,银行里一下子拿不出来,就需要提前预约,第二天再来取。
杭州的大学生张钰分享了她在放零钱箱过程中的故事,在她转发朋友圈之后,有很多的同学和老师询问了这个活动。在得知是公益零钱箱之后,他们把自己的身上的零钱放到了箱子里。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去支持朋友和学生的便民行为,真的很暖心。
其实这次的活动和之前那些街头零钱测试的初衷完全不同,不是为了测试社会信任度,也不是想要炒作。这是一个对城市真实零钱需求的测试。这么多大学生参与进来,就是想做个尝试,在移动支付那么方便的现在,还是会有一些死角,那么能不能通过这样一个零钱箱来方便市民。
百名大学生随机采访了1084个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街头零钱箱是能帮到人的,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如果街上真的出现了用手机兑换零钱的换取点,是非常实用而且充满了正能量的做法。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最真实的感受是:
——手机支付让越来越多人习惯不带钱包出门。但是,在一些目前必须要用零钱的角落,有硬币兑换,的确能方便市民的生活。
——没想到换钱那么难,没想到大家那么暖。
你觉得放置零钱箱有必要吗?它又能否长久地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呢?
转载地址:http://hceel.baihongyu.com/